胜丰为还贷款,手头开始吃紧,连应付货款也延缓票期,让供货商很不高兴,怡慧看在眼里不免担心,但胜丰总是要怡慧放宽心,顾好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就好。
怡慧为减轻家里开销,便向梅花姊收刮一些婴儿旧衣物,梅花姊也以过来人经验提供怡慧做参考,婴儿的成长快速,所有衣物若是都买新的,常常穿没两回就跟不上发育,反而是浪费。怡慧知道梅花姊是在安慰她,但也不无道理,然而这天逛街经过婴儿用品店时,怡慧被一张婴儿床吸引,经由店员介绍之后,需要650元,虽然贵了些,却无法阻挡怡慧动心。
怡慧鼓起勇气向胜丰表达想买婴儿床的心愿,胜丰以周转不灵拒绝怡慧的要求,第二天甚至捡回人家丢弃的婴儿床回来,胜丰自认只要经过他的整修,就可以让宝宝拥有一张舒适的婴儿床,怡慧却是火冒三丈,觉得为何自己第一个新生儿,所用的东西都是二手货,而胜丰要不是为父母揹贷款,怎么会搞得他们的生活如此拮据?怡慧即使在梅花姊的劝说下,依旧无法让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受委屈,于是为孩子向胜丰据理力争,说什么就是要一张新的婴儿床,胜丰自然也说什么就是买不起。
这天怡慧闹情绪到不吃饭,自己想著买不起床,至少也要买床棉被给宝宝,于是她偷了胜丰抽屉里的100元,急忙来到婴儿用品店要买棉被,店员不给杀价,还讥笑怡慧100块都愿意花了,还计较零头小钱,此话一出敲醒怡慧,她计较零头小钱,然而胜丰少这100块则会周转不灵的,到时店垮了,给宝宝再好的东西都没用,于是,怡慧放弃买棉被的念头,转身离去。
回到家中,胜丰果然在找100块,因为那是他准备要付的货款,怡慧坦承拿了100元去买棉被,但她想通了,她知道胜丰会周转不灵的,夫妻二人相拥而泣。
就在怡慧生产下宝宝的同时,花莲的父母也在商量分红之后帮忙还贷款一事。
信宏、信记和信仁三兄弟跑著回家,刚好赶上十点门禁时间,父亲胜丰正好要锁门。由于,胜丰定下这规定,全家没有人敢违背,否则,进不了家门,可是没地方过夜。
夜里信宏起床上厕所,发现楼下有动静,以为是小偷闯进,昏黄灯光下,原来是胜丰还在忙著清点存货,信宏瞭解父亲为了他的学费,不眠不休的在工作,心里很过意不去,然而,胜丰却是任劳任怨,只要信宏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有用的人就好了。
当怡慧看到信宏缴费单一学期需要缴五万多元时,才知道胜丰的肩上重任,胜丰算一算,信宏一年得要花费20万元,不禁又对怡慧开始碎碎唸,要怡慧懂得勤俭,少参加活动,多照顾生意,才能让家里每一个孩子完成他们的学业。
这天,怡慧又找藉口要去梅花姊家参加小组会议,胜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不动声色。怡慧没能在十点前赶回家,却也没料到胜丰竟然将她反锁在门外,甚至不准孩子替她开门,怡慧想起从前为胜丰守门的经验,她总是耐心的等候胜丰开车回来,为何胜丰如此对待她,一气之下,便和胜丰争吵起来,胜丰的理由则是,身为父母者,若无法以身作则,那要如何教育好子女,怡慧也无言以对。
梅花姊将委员证交给怡慧,众师姊们都替怡慧感到开心,但怡慧却认为无法和胜丰一起分享感到失落,众师姊帮忙想办法,看如何让胜丰也能瞭解慈济,秀琴师姊灵机一动,想了个妙招,她们只要到偏远地区去访贫、居家照顾、打扫,便叫胜丰的车子接送,胜丰在等候他们完成工作回转时,也忍不住下去帮忙,甚至,也去瞭解每一个个案的状况,让众家师兄姊们很感动胜丰的付出。
慢慢的,胜丰不再阻止怡慧参加活动,而且,只要是慈济人叫车,即使花时间又赚不到什么钱,他也一样义无反顾,秀琴师姊认为时机已成熟,于是邀请胜丰正式加入慈济,没想到竟然被胜丰拒绝,胜丰认为心有余力做善事是好的,但眼见家里的孩子还在求学阶段,他的经济负担还是很沉重,这个家就是他的责任,他无法放弃责任不顾,而全力投入慈济的事业,梅花姊安慰怡慧有愿就有力,相信胜丰早晚会成为慈济人。
为了要让胜丰加入慈济,师姊们常常叫胜丰的车子,胜丰每载一次,就帮忙做一次志工,他愈来愈瞭解慈济之后,就不再反对怡慧参加慈济的活动,甚至还鼓吹好朋友阿火也一起去担任志工,有一天,怡慧接到师姊的电话,诉说胜丰不但帮忙做志工,还不收取车钱,怡慧心里明白胜丰是真的成为慈济人了。
时光过的很快,连最小的儿子也接到兵役通知,胜丰总算完成栽培下一代的任务,五金行也收起来了,他一心一意和怡慧专心做慈济。这天由赵师兄开车,要到好几个村镇去办活动,却没想到半路上出车祸,将胜丰摔出车外,造成左脚骨折,怡慧则是右手挂彩。
夫妻二人在花莲慈济医院纷纷进行手术、治疗住院,命是捡回来了,却也造成行动上的不方便,只好胜丰的双手来代替怡慧的手,怡慧的双脚来代替胜丰的双腿,这次的经验让胜丰更能体会失去健康的心情,于是,发愿只要脚伤恢復,一定要到医院来当志工,为病患们服务,怡慧当然也不落胜丰之后,也发愿要和胜丰一起到医院去当志工。
就在胜丰积极的復健下,脚伤终于好了,他和怡慧二人真的就到医院去当志工,即使客人要叫车,若不是有顺路到关山医院者,胜丰宁可放弃赚钱的机会,现在的他,不会再想要积极赚钱了,而是想要积极行善。
在医院,只要有病人需要帮忙的,胜丰一定冲第一,遇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家或病患,胜丰很细心的抱他们上下轮椅,师姊们只要大声一呼:「师兄,抱抱!」胜丰马上便知道有病患需要服务,他做得积极也做得很快乐,让人不禁羡慕起这对志工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