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冀北八路军独立大队司令部驻地宋家窝铺发生了一场与日军的激战。以骁勇善战、日寇克星著称的冀北独立大队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中,奇迹般地全部阵亡了。尽管此后八路军将计就计以牙还牙重创日寇,粉碎了日军剿灭冀北游击区的阴谋,使策动宋家窝铺血战的日军特务头子山田石最终剖腹自杀,但是这场蹊跷、无人生还的战斗,个中究竟有何缘由?这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战区晋察热辽战史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20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上山下乡的热潮,知识青年从城市奔赴祖国各地,肖立雄、武心宽、汪小威、辛莉莉等一班同学也积极响应号召,从北京来到河北承德神武县刘公庄公社的宋家窝铺大队插队。一个偶然的发现,让知识青年们对村口的一座烈士坟茔发生了强烈的兴趣。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僻静的小山村竟然牵连着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段迷雾重重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与村口的这座坟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抗日战争时期,就在这个偏远安静的小山村里,八路军独立大队一位名叫乔德山化名井村的年轻人,带领宋家窝铺军民在抵抗日寇围剿的战斗中屡屡得胜,成为轰动一时,让日寇闻风丧胆的传奇人物。然而不久之后,在日军血洗宋家窝铺的战斗前夕,乔德山却被当众宣布是勾结日寇,引狼入室、投敌变节的罪魁,并在这场战斗打响之前,被执行了枪决。解放以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官曾率部队路过已经恢复平静的宋家窝铺,执意声称当年被枪决的“井村”是抗日英雄,并亲自出资请求村民为他修建烈士陵墓。尽管大家满腹疑窦,还是遵照首长指示给“井村”改了坟头,还立了石碑。
事情从此变得更加悬疑。埋在烈士陵园里“井村”,究竟是叛徒?还是英雄?是含冤而死?还是罪有应得?这个不肯透露姓名的“首长”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