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章(李晨 饰):
典型性格:失去归宿的人,在不属于自己的位置中,带着边缘人的尴尬,却最终找到自己想要的精神。
典型台词:我以前想成龙成凤。但是我想,还是作乌鸦好,乌鸦平和,不起眼,和所有的人都混的熟。最重要的是,乌鸦有巢,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魅力部分:气质。属于军人的,刀出鞘的锋利感觉。
角色诠释:和何莫修与张译的反差相比,龙文章这个角色延续着李晨对军人的理解和诠释。龙文章是一个迷失了位置的人,一个被迫沦落到鸡窝中的“凤凰”,他是这群人中最像个军人的军人,也是最酷的军人。但是,在兰小龙的平民英雄中,军人气质,总是要从高高的地位上降下来,落入凡尘,沾到人间烟火,才算真正的洗礼。龙文章更像《团长》中的张立宪存在寓意的更进一步延伸,他们视为圣洁与崇高的理念,在现实残酷中得以修正,得以改变,从空的口号变成一种实际的生存,人命由此不再是符号,而成为活生生的。《团长》原著中,为未来同胞相残而起的争执,在《生死线》中重现,这是兰小龙作品中对历史态度的再一次重申。延续以往军人作品中狙击手的酷,军人气质的帅,加上龙文章这个角色本身给予的复杂转变与迷失,李晨的表演与其叫做“突破”,其实更像一种“完善”,一种承袭以往角色更进一步诠释内在的完善——完美,成熟,不留遗憾之处。特别在结尾部分,重归部队的龙文章最终在华盛顿吴的冷血与世故中愿望破灭,那种绝望的演绎令人难忘。李晨扮演的龙文章,是《生死线》中最矛盾也最复杂的角色之一,李晨让这个角色变得拥有超越原著的深度和内涵。
何莫修(张译 饰)
典型性格:即便有慷慨激昂到令人感动,也瞬间乌龙打回废物机原形,但是最后那个为高昕去哭的男人,才是真正的何莫修。
典型台词:我让他们离开!我和他们说,要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是我的朋友!我的同志!我的生死之交……啊……我抽筋了!!
魅力部分:语言。他的话是最漂亮的,最真实的,最好玩也是最令人感动的。
角色诠释:张译给何莫修一个习惯性动作,面临恐惧的时候女人一样双手捂住嘴巴。他用这个动作去演绎何莫修就像个喜剧演员一样,给这部剧里绝大部分的笑料。他总是在慷慨激昂之后立刻被自己的笨拙打破刚刚建立起来的严肃感觉。张译用夸张去表现何莫修,在开始部分让人觉得别扭,不习惯,但在后来又被他感动。何莫修是如此温和的好男人,同时带着强大而莫测的力量,他放弃美国宁愿与四道风一行人共同作战,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坚强和勇敢,他对高昕爱得深沉,但绅士般退到自己的角落,除了必要的安慰和呵护,只肯在她死后表现出自己爱得深沉。他用学术语言去认真辩论,鸡同鸭讲的徒然但痴心不改。死心眼的善良男人总是可爱的。张译用一切小细节去表现他的每一面,细腻到近乎琐碎,不过何莫修最能让人记住的,却是他那样可爱的搞笑。
思枫(吕夏 饰):
典型性格:尽管是以“老唐”的身份去运筹帷幄,但骨子里,她只是一个爱着的小女人。
典型语言:我活着才能见到你,如果有信仰,这就是我的信仰。
角色诠释:兰小龙作品中的女人,和男人们的丰富多彩相比,总是平面的。思枫做为一个成熟的党代表,最终,也只是成为“欧阳的女人”的身份,她的存在,也仅仅沦落成一个爱情符号。不过,做为《生死线》中两段重头感情戏之一,吕夏还是用一种内敛的表演方式,把这段爱情表现得细腻和美好。隔帘后的温存,婚礼的部分,都让人对思枫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感动。
沙观止(罗京民 饰):
典型性格:骨子里已经老去的懦弱,隐藏在空架子的威仪之中,英雄的称谓在沙门变得苍白。
典型台词:如果我扔出一颗掌心雷,沽宁志上会写我一笔,沽宁义士沙观止。
角色诠释:罗京民在《士兵》中扮演三多爹给人印象太深,到了《生死线》中,沙老爷子威风八面时候总是看着有几分喜感。但是一个已经空有外表的老人的衰退让他演得鲜活表面上的威风八面掩盖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特别在结尾,颓势的沙观止已经十足老人,误伤了四道风的焦急询问,离开时的茫然,都被罗京民细腻的展现给观众。
阅读本文的人还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