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来时路 迎接未来
石铭虽然因为战争跛了一只脚,却带着满满的热情回来台湾。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热心教大家说国语、唱国歌。陈澄波在嘉义担任「欢迎国民政府筹备会」副主任委员,台湾民众热烈欢迎国民政府来台,台湾光复。
江父担忧山口社长的未来,社长暂时以技术人员名义留下来。台湾是他的第二故乡,江父也说无论时局如何变化,百姓的感情是不会变的。
彩云虽然得知如月的行踪,却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说出口。桃妹怪石铭只忙着公事,都不去找如月。石铭跛着脚上山,见如月一切安好,真诚的说出晚了好几年的「对不起」。一心只想平静度日的如月,却被石铭的剧本摆荡出心中的涟漪。
好几个月都没有雪湖的消息。半夜郭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郭母胆颤心惊怕是坏人,没想到门外传来雪湖的声音,阿琴连忙开门,一时不敢相信雪湖就站在眼前。历经千辛万苦,雪湖终於平安归来,三人喜极而泣,孩子们差点认不出爸爸。
铭新剧团排演中国剧本《王大娘补缸》,大家的国语(北京话)都讲得七零八落,桃妹抱怨怎麽排都少一味,暗示石铭快去求如月回来。众人却在永乐座前,惊喜看到如月。明月亭摆满鲜花美酒,逸安、彩云、雪湖、阿琴都来道贺,石铭竟然当众向如月求婚……而逸安也从彩云口中听到了等待多年的好消息。
与陈仪关系良好的蔡继琨出现,邀请雪湖这些台湾画家积极筹备省展。大家讨论东洋画部应该改为国画部,蔡继琨建议是否要请中国画家担任评审,陈澄波认为省展要走自己的路,应该用台湾人的观点;雪湖则担心画家们走回传统的回头路。没想到,更大的危机伴随着一位神秘陌生的外省官员而来……
归乡路迢迢
第一届省展顺利落幕,陈澄波满怀理想,希望能透过蔡继琨面见陈仪,提出设立美术学校和美术馆的建议。郭雪湖却满怀忧心,中国官员的作法和日本人大不同,除了亮枪走后门要求入选,胶彩画和中国画的争议,也让他心寒。
热情满满的石铭写好新剧本,审查却一样没有通过。宋非我的《壁》,揭露社会的腐败与弊病,遭到禁演,让石铭对新政府大失所望。
物价飙涨,传染病再度流行,战争结束的欣喜期待全都落了空。逸安忿忿不平,江父劝他不可冲动,不要去碰政治,窗外却传来枪响!
雪湖飞奔回家,要家人关上门窗躲好,原来在天马茶房外卖烟的妇人被暴力查缉私烟,有人开枪造成死伤,群众抗议,反遭军警开枪扫射,事件越演越烈,引爆全台。
逸安以民众代表加入「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省参议员王添灯、民众代表蒋渭川,以及石铭和记者们在茶行讨论后续处理问题。王添灯已经完成「三十二条处理大纲」的初稿,蒋渭川也带来陈仪的保证,但记者们忧心陈仪用两面手法,一面安抚民众,一面向中央调派大军来台镇压。
陈仪的广播言犹在耳,宪兵已经冲进江记茶行抓走逸安。陈仪宣布「二二八处理委员会」为非法组织而命令解散,不但王添灯被捕,蒋渭川的女儿也在混乱中被开枪打死。
即将临盆的彩云为了解救逸安四处奔走,到明月亭找石铭、如月时突然阵痛,在如月和产婆的帮忙下,终於生下幸雄。病中的江父强撑着去找山口社长帮忙……
雪湖痛心带来嘉义的消息,身为嘉义市参议员的陈澄波为了民众前往水上机场和谈,竟然遭到拘禁刑求,3月25日在嘉义车站前被枪决……
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1980年,幸雄听着雪湖娓娓道来,那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父亲突然清晰起来。为什麽这麽多年来,没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
德佛札克《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充满浓浓乡愁的〈思故乡〉乐音响起,雪湖已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太平洋对岸,故乡还是原来的故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