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大人和褚大人在大理寺对武媚娘用刑,来使武媚娘招认。皇上知道武媚娘在大理寺受苦,很是心疼,就决定下诏让陈王殿下当太子。皇上让太监研磨,拟好诏书。王皇后知道婢女在背后议论皇后收了一个傻儿子,正在处罚婢女时,诏书来了,下召陈王为太子。王皇后听后脸上立马露出了微笑,皇上也过来了,既然满足了王皇后的愿望让陈王殿下当上了太子,那么皇后也应该满足皇上的要求,皇上让皇后去大理寺把武媚娘带回来。
褚大人和长孙大人一直在审武媚娘,对武媚娘用了残酷的手刑,也打了武媚娘,但武媚娘就是不招供。武媚娘昏倒了,但长孙大人考虑不能让武媚娘死,否则皇上肯定会怪罪,就把武媚娘拉下去了。王皇后也来到了大理寺,传了皇上的话,要求长孙大人放了武媚娘。但长孙大人和褚大人考虑不能放了武媚娘,若放了武媚娘,把柄会在她手里,再制服武昭仪就更难了。
皇后回去对皇上说长孙大人不放武媚娘,皇上很生气打了皇后一耳光。皇上明知道武媚娘是冤枉的,但朝廷上没可信赖的人,想着想着想到了司空大人,毕竟皇上曾和武媚娘去十里长亭接过他,他会帮忙的。皇上立即照司空大人进宫说事,司空大人也心急如焚,又找到洪将军帮忙。
洪将军告诉司空大人事情的经过,当天他正在玄武门巡查,武媚娘并没参与高阳公主的谋反。司空大人让洪都尉带上那天和他同巡查的将士,到大理寺喊堂,如实给武昭仪作证。洪都尉在承天门召集各位将士去大理寺。士气庄重,洪都尉带着将士来到了大理寺。升堂了,洪都尉带将士给武昭仪喊冤,几句话,褚大人就同意把人放了,毕竟武媚娘也没密谋造反。皇上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要拿出十万银两奖赏羽林军。皇上要亲自去接武昭仪和小公主,武媚娘走出了大理寺,皇上也赶到了。
长孙大人得到消息说,武媚娘被放了。羽林军包围大理寺,替武媚娘作证,皇上下旨就把武媚娘放了,还知道有一个叫李髻的这次坏了事。武媚娘回到宫内,皇上看到媚娘,很是心疼啊,皇上对武媚娘有歉意,他最喜欢弘儿,可是却无奈立了陈王殿下为太子。媚娘并没怪罪,还在开导皇上要刚强起来。皇上也很有信心,等待时机要把朝政大权夺回来。但媚娘提醒皇上长孙大人会以大理寺的事大做文章,把过去跟他过不去的大人牵扯进来。
果然长孙大人在上奏一些谋反的大人、公主,皇上不忍心刺死他们,这里边还有先皇的兄弟,皇上更是很伤心,不能痛下决心,皇上很无奈,竟在大堂之上流下了泪水,这让长孙大人又数落了一番。皇上哭诉要把对那些人死刑改为流放,放他们一条生路,甚至跪下来求大臣同意,但也无济于事。
那些牵扯密谋造反的人都一个一个死亡,高阳公主也赐白领死去,皇上很痛心 ,武媚娘也感悟很深,想到这次杀戮是长孙大人借故铲除异己,她更想到自己的命运,以后要尽力保护她的儿女们。她这两天也提心吊胆,她提醒姐姐要带好弘儿。她又想到了要掌握大权,这样才不会遭人暗算。皇上现在也害怕那个天子宝座,媚娘在开导着他要坚强。武媚娘在蛊惑皇上要把朝政夺回来,先要拿后宫开涮。下人在忙着为皇后煎药,皇后也感叹着自己是不是老了,侍女捣好的胭脂,皇后把它涂在脸上,涂成大花脸,很是生气,要拿下人出气,皇上来了但又被下走了。
本文系剧情吧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