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静又梦见与“李未名”十分相似的那名男子,更加惊异。吕洞宾与公孙静相处,眼见其与柳丹恩爱有加,只得强忍痛苦,继续留在公孙静身边,以为默默守护也是一种爱。公孙静梦中醒来,发现夜中舞剑的“李未名”抑郁之情流露,感到此人应该是为情所困。吕洞宾情不自禁地送牡丹花给公孙静,却恰被柳丹看到,柳丹气恼而去。紫玫瑰看到这一幕,决心让吕洞宾和牡丹仙子与自己一起毁灭。钟馗揭穿拜月教施毒解毒的把戏,让百姓认清拜月教的真面目。
为继续蒙蔽百姓,挽回拜月教的声誉,紫玫瑰附身雷志远,当众发威,对有违其意之人施以法术,并FAN诬钟馗系妖怪假冒,要百姓不要为其所骗而对大仙不敬,否则大仙恐将降祸于百姓。无法辨别真假的众百姓又信以为真,立即跪拜谢罪,祈求大仙原谅。柳丹生为公孙静戴着李未名送的花而与公孙静闹别扭,恰被钟馗和吕洞宾撞见。
钟馗怀疑李未名的真实身份是吕洞宾,便借故试探,果然发现李未名不仅对牡丹花情有独钟,而且对美酒颇具品味,对公孙静更是一往情深,李未名就是吕洞宾的嫌疑越来越大。钟馗遂与柳含烟、王富曲商议,决定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待掌握真凭实据再摊牌,让吕洞宾无可辩驳。
吕洞宾对钟馗三人也有所防范,只是真情难耐,虽想把情爱深埋心底,但一旦与公孙静独处,便无法控制内心的激荡,情不自禁地就流露出倾慕的爱意和关切。而公孙静则认为李未名与她认识的江湖侠士大为不同,多了一份儒雅和文采,加上与梦中人极为相似,对他甚为欣赏,但也仅此而已。柳丹觉得李未名对公孙静过份关心,怀疑其动机,对李未名出言不逊,却引起公孙静的不快,两人发生口角,柳丹急忙道歉,公孙静相信柳丹心直口快,并无恶意,原谅了柳丹,而柳丹心中却已暗生芥蒂。紫玫瑰担心钟馗发现吕洞宾的真实身份,破坏了她的报复计划,便设法逼走钟馗,又深知刚正的钟馗不会对百姓动武,便决定利用百姓逼走钟馗。
在紫玫瑰的授意下,雷志远以除妖为名,鼓动百姓一起对付钟馗等人,钟馗不忍伤害百姓,只能隐忍避开。吕洞宾不愿公孙静受辱,主动替公孙静挡住百姓扔掷的杂物,公孙静大受感动,柳丹却更生醋意。
钟馗借大家一起喝酒之机,诱使吕洞宾发表了一番关于喝酒的高论,遂更加坚定了“李未名”就是吕洞宾的怀疑。
柳丹故意借酒壮胆,质问公孙静是不是对吕洞宾有情?公孙静觉得柳丹这样做是对她的莫大侮辱,愤而夺门而出。柳丹追上公孙静,恳求原谅,强调自己太怕失去她,认为处处比不上吕洞宾,由于自卑才会想入非非,公孙静理解柳丹的感受,要柳丹发誓,绝对不能再犯,否则绝不原谅。柳丹作出保证,两人这才重归于好。吕洞宾躲在一旁窥视,心如刀割,开始怀疑,自己甘心牺牲一切,只为再续前缘,换来的会不会是一场空?钟馗三人为了铲除雷志远和邪教,夜闯拜月教总坛,却扑了个空,大感疑惑。
原来,紫玫瑰算准钟馗会来兴师问罪,便一方面撤离教徒,让钟馗徒劳无功,另一方面趁机对付吕洞宾。紫玫瑰附身雷志远,绑架了公孙静和吕洞宾,将两人关进密室,故意说出吕洞宾的身份,表示要替吕洞宾制造一偿夙愿的机会。吕洞宾大感震惊,雷志远佯称,拜月教的大仙就是在吕洞宾剑下死里逃生的蟒仙,吕洞宾信以为真。
公孙静以为柳丹被雷志远所杀,不愿独活,企图撞壁而死,以免受辱,吕洞宾心痛地以身相挡,阻止公孙静自杀。吕洞宾原想,既然今生注定有缘无份,干脆隐瞒到底,由自己一人承担痛苦,以免公孙静为难。紫玫瑰看穿吕洞宾的心思,岂肯让公孙静如此轻松,一定要两人同时饱尝相认而无法相爱的痛苦。为了逼吕洞宾承认真实身份,紫玫瑰让公孙静服下毒汁,令吕洞宾以为公孙静必死无疑,吕洞宾果然中计,在公孙静临死之前,说出两人之间的情爱纠缠、前世约定,并没有死的公孙静虽然感动不已,却更感痛苦。
钟馗三人赶回住处,发现柳丹一息尚存,立即施救。王富曲以为吕洞宾不安好心,为了抢夺公孙静而杀害柳丹,誓杀吕洞宾,为柳丹报仇。钟馗斥责王富曲未明真相就下结论,认为李未名无论是不是吕洞宾,都相信此事非他所为。柳丹醒来之后,说出凶手是雷志远,更让钟馗确信自己的判断无误,王富曲甚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