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死后,刘姓王和军功老臣再难忍耐,于是出现了又一场腥风血雨的“殊吕”之战,又一场诸王争帝之乱……此时,决策权已握在朝中大臣周勃、陈平、灌婴手中,为刘氏江山的稳定,也为他们这个军功老臣集团的利益,他们选定了政治温和又有治理边疆王国经验的刘恒为帝。
刘恒在内忧(同姓王的不服),外患(匈奴的袭扰,南越的独立)中继位。为巩固大汉天下,他一面倚重实力雄厚的军功老臣,为此,他宁愿牺牲待他如父的舅舅薄昭的相位;一面以兄弟情、仁爱心抚慰诸同姓王。然而诸同姓王不服在先、权欲在后,先是诛吕功劳最大也野心最大的刘章,文帝以封赏他为城阳王为赏赐,他却说刘恒阴险狡诈,是要他与其兄刘襄及其六个儿子分权,终至不惜举兵谋反,刘恒忍无可忍,终以大军围困,刘章自尽;淮南王刘长,文帝虽一再姑息,又因他的骄横拔扈屡屡寻衅,直至视法律于不顾,草菅人命、蓄意谋反,而被发配蜀地途中绝食而死;吴王刘濞则因其幼子与太子刘启玩耍时,被刘启不慎打死,从此三十年不朝,文帝始终以怀柔安抚之心,隐而不发,其矛盾之复杂,斗争之跌宕,足见刘恒继位之初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