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拍《武训传》,赵丹亲自去体验生活。他深刻体会到拍摄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是要号召天下有志之士都来学习武训的精神—兴学。赵丹认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这部电影要让老百姓爱看,能看懂,从影片中看出意义来。他要把自己化到武训的人物中去,演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武训来。
周璇疯了,阿丹和宗英把民民领到自己家去,准备等璇子的病好些了再把他送回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武训传》被批判,赵丹陷入痛苦之中。宗英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回国,周总理和邓大姐把她接到了西华厅,周总理说,阿丹是我们中国优秀的电影工作者。
赵丹写了决心书主动要求到朝鲜战场,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一九五三年的春天,赵丹终于迎来了他艺术生命的重生,在周总理和郭沫若的建议下,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邀请赵丹来京主演郭沫若的话剧屈原。
宗英改行当了作家。
宗英怀孕了,他们为纪念阿丹演的《屈原》,给未来的宝宝起名“橘”。
周璇来向民民告别,她要到北京去治病。
赵丹拍摄电影《为了和平》,演一个教授,他想接受《武训传》的教训,演一个革命的英雄人物,结果把自己搞得无所适从,十分失败。
中央有了新的指示,要求影片的主题和题材要力求宽广,风格多样化。阿丹感觉到他又可以大显身手了。
宗英要去演家中的梅表姐。阿丹接到任务,出演大医学家《李时珍》。从武训到李时珍,是赵丹表演艺术上的一次飞跃,经过话剧《屈原》和电影《为了和平》的实践,他深深感到表演真实的重要性。赵丹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李时珍的创作中去。他深切地感到,马克思说过,在科学的入口处,就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无济于事,艺术的入口处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