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到了三十岁,若是没有婚姻、结婚生子,仿佛就不会被看好。但热播剧《三十而已》,却打破了人们对于三十岁女性的常态错误认知。
电视剧《三十而已》呈现了三个女性在三十岁时的不同现状,她们的定位与状态,其实是自我价值审视的魅力呈现。
打破“国产剧没有穷人”的常态思维设定,没有过分营造出三十岁特定的人文气息,却揭开了不同场合社交的多元性、隐秘性。
《三十而已》,正确地打开了女性思维的不受束缚与成长。
没有浮夸、拥有生活气息。屡登热搜榜,成为当下热议话题的《三十而已》,它的魅力从三个女主角的人设与经历,就可以清晰地看见。
王漫妮——渴望沉浸在爱情的美梦里
女主角王漫妮是大城市里的一名销售,业务能力极强,但薪水方面却只能维系自己勉强在这个城市里站住脚跟。
能站住,却未必能站得稳。
王漫妮的思想,与现实中大多数人一样,不是这个城市里的人,却想要拼命在这个城市里扎根。与此同时,她也渴望爱情,渴望沉浸在爱情的美梦里。
梁正贤的出现,满足了她对爱情幻想一切的需求。即便梁正贤直言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但王漫妮仍然选择一头栽进去。
沉浸在三十岁渴望的美梦里不愿醒来,却直到梁正贤“正牌女友”的冰水浇灌,王漫妮才幡然醒悟,明白眼前的人不过是渣男而已。
王漫妮的业务能力与本事,值得更好的人,而不是所谓的“在给有钱人看衣柜门”。
不同于常态国产剧的走向,王漫妮的人设代表了现实中的部分的人物群体。为房租奔波劳碌,为梦想与现实努力扎根,却同时没有选择放弃爱情,反而向往、渴望在内心种植的爱情萌芽迅速长大。
以屈于现实为基础的故事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王漫妮这个角色是“两面镜”。观众透过角色经历看故事,也透过角色本身看自己。
常见的国产剧主角人设,趋于追逐爱情而忽略面包,又因面包而不得不放弃爱情。喊出来的“穷”,结合人物服道化场景的奢华,略显“精神穷、人不穷”的人物状态,以至于观众产生“国产剧里没有穷人”的真实性想法。
但王漫妮的登场与常规国产剧的主角人设认知不同。
爱情与面包,女主角二者均想要兼得,又不得不屈于现实的基础情况下,去争取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而不是所谓的“傍大款”,遇上有钱的霸道总裁,然后过上奢靡的下半生。
王漫妮沉浸在“高、帅又多金”的梁正贤所塑造的美梦爱情幻境里,但她懂得在清醒之后离开不属于她的圈子里,然后对爱情进行重启,重新来过。
没有白莲、圣母设定的王漫妮,对生活与爱情有自己的认知与拥有的适合状态。
懂得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需求,懂得什么是底线,懂得什么才是自己可以要的,能够得到的,是这个角色所展示的魅力呈现。
钟晓芹——不平和的婚姻状态
“有一种婚姻,从今往后的每一天都可以预见,就是越过越糟心。”
钟晓芹与陈屿的婚姻,代表婚姻不平和的部分群体。结婚前的惊喜与幸福,都在领证之后开始变味,时间冲淡了兴奋感与新鲜感,换来的却是平淡的日子,甚至“日久见人心”。
钟晓芹是个平凡妻子,拥有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在工作上处处充当“好好人设”的钟晓芹,没有太多心机,在婚姻与生活上依然抱有新鲜感与期望值。反观陈屿,婚前浪漫,婚后却专注于事业,甚至专注养鱼,完全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于陈屿而言,娶媳妇不过是为了“方便过日子”。
对鱼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妻子,这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所有的冷暴力与冲突,都是间接、直接导致钟晓芹与陈屿走向离婚的地步。
正如钟晓芹所说,她能预见婚姻后的每一天,都是越过越糟心。在夫妻相处之道以及陈屿处理事情的态度上,陈屿是“不合格”的。
在经历“离婚”和“工作变动”这两个可变质数后,陈屿的思维导向发生了改变。他开始吃醋、甚至想要挽救这段婚姻。
选择离婚的钟晓芹,反而得到了“释然”。在这个角色的构造上,钟晓芹是平凡又普通的,她不仅仅是个角色,更代表了部分人群。
钟晓芹的魅力呈现,是在经历婚姻变动后所产生的人物自我审视,最终掌控爱情的主动选择权。
《三十而已》将现实中对焦不平和的婚姻群体搬上电视荧幕,利用人物心理在对待婚姻不对等的思维模式,真实地演绎出了当代年轻人对婚姻状态的感受,以及在直观面对后进行思考与自我反省。
顾佳——全职太太中的“一股清流”
“全职太太”也被认为是一种职业,作为新生宝妈,全职太太意味着母亲这个角色,需要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家庭,如丈夫、父母等。
但作为“全职太太”,顾佳的生活并没有被家庭与孩子完全占据。
许幻山公司的成长,离不开顾佳“军师式”的协助。在公司进入瓶颈期、困难期时,拥有话语权较多的,是顾佳。在家庭生活的处理上,多数时仍然由顾佳做主。但顾佳并非霸权者,她懂得如何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丈夫足够的自由与体面。
顾佳是个很有能力的女人。
在工作遇上困难之时,她能够低声下气去求人,在触及底线之后毫不留情地离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友好的幼儿园推荐,她可以去寻求王太太帮助。为了能够争取订单,她更是为此铺路,成功得到于太太的帮助。
一针见血地提出“太太们”的不足之处,在太太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出最值得商榷、进行的一条路。
她能够在最大化争取公司利益,能够在太太圈混得风生水起。
毫无疑问,顾佳是全职太太中的“一股清流”。她非但不是家中的“保姆”,更是丈夫身边最优秀的“贤内助”。
懂得在什么时候给予旁人最大的“体面”,是顾佳优秀的魅力呈现。但看似优秀的她,也仍然有致命的缺点,“过分信任”。
顾佳明知太太圈并非适合自己的圈子,但她在这里面能够获利,王太太与于太太就是例子。所以即便如此,顾佳也要混迹在这个圈子里,沉浸在“有捷径可走”的世界里。
可顾佳却没能完全了解这个圈子,太太圈是一个“名利场”,既有利也有弊。以至于后来,顾佳被“茶厂的圈套”困住。
顾佳的人设圈粉了不少观众,源自于她的能力与性格的对等。卓越的能力与温柔的性格,预示着她的过分优秀。顾佳的定位与状态,是家庭与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中重要人物,也将所谓“全职太太”的常规设定进行打破。
顾佳的魅力呈现,在于她处理工作与家事上优秀的能力与高情商。也是三十岁这个年纪里,少有的出色与成熟。
三十岁女性的魅力呈现
电视剧《三十而已》讲述了王漫妮、钟晓芹以及顾佳三位女主角,在临近三十岁时所面对的情感生活与工作状态。
她们分别代表了未婚、结婚以及生子三个状态。
王漫妮工作优秀,有渴望自己的追求,却陷入情人迷网里难以自拔。这是在未婚状态下,部分女性在经历一段爱情的不可控沉浸与脱离梦境之后,回归现实的迷途知返。王漫妮的设定并非拜金女、第三者,而是在生活能够独立和保持底线的前提下,追求自己渴望爱情的权利。
看似平凡的钟晓芹,经历了结婚、离婚这件人生大事上的波动。人物打造的设定,是沉浸于爱情之后,面对婚姻不平和的清醒,再到人物重新获得选择权的华丽蜕变。钟晓芹的离婚看似悲剧,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更像是重获新生。
顾佳的工作与家庭生活,起初是幸福美满的。但随着丈夫出轨、太太圈的陷害,都让她感知并重新审视生活,对生活与理想化的思维状态有了全新的改观。顾佳的魅力呈现,不只是能力的优秀,还有对生活、工作的真正独立。
《三十而已》的三位女主角,呈现了相同年龄、不同状态下的特立独行,她们都经历了关于工作和情感上的情绪波折与冲突,重新审视后的自我增值。
她们不依靠男人,不去依附别人,而是靠自己,在勤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故事的发展,呈现了三十岁女性最独特的魅力。
女性独立思维状态下的意识觉醒
女性角色在霸道总裁的帮助下走向巅峰,是国产家庭剧的常用套路。凸显“精神穷”的女性人物设定,没有所谓的女性独立思维想法,更多情况下,常规国产剧彰显的往往都是家庭伦理的爱恨纠葛。
但《三十而已》不同。
突破了常规女性在家庭与工作上的通俗,在独立思维状态下有着强烈的意识觉醒,屈服于现实却不甘于现实,是当代女性在生活上最真实的状态。
《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主角,很出色地诠释了这一点。
她们或许沉浸在爱情的美梦幻境里,沉浸在家庭的舒适圈中,但在经历挫折与难题之后,她们懂得审视自己,在独立思维状态下,不以依附他人作为底线。
这,才是当代女性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