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筑迹第5-8集剧情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剧情介绍 >
剧情吧 时间:2014-03-29 16:33:58

香港筑迹第5集剧情介绍

  立法会大楼及香港天文台

  香港在1841年至1997年是英国的殖民地,期间,英国人在本港留下了大量的殖民地建筑,当中不少保留至今。

  立法会大楼的前身是香港最高法院,所以顶部竖立了一座代表正义和法律的泰美斯女神像。1985年大楼经改建后,成为立法局大楼,九七回归后,改名为立法会大楼。这座三层楼高的花岗石建筑,采用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同时伴有中国传统雕刻图案,亦中亦西,匠心独运。身为建筑师,亦是立法会议员的刘秀成,将详细解读立法会大楼的建筑风格。而立法会秘书长吴文华将会分享她在此处工作13年间的所见所闻,另外,李鹏飞将告诉你,那些“官仔骨骨”的议员,平时会在立法会大楼的休息室里作何娱乐!

  香港天文台于1883年建成,如立法会大楼般,也是一座典型的殖民地建筑,大楼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建筑物比例略显扁和矮。拥有阻隔日晒及通风功能的走廊及露台,是殖民地建筑的一大特色,香港建筑师学会古迹及文物保育委员会主席梁以华(爱德华)将带你进入香港天文台一看究竟。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甄荣磊(埃德温)已在天文台工作超过30个春秋,对于这里又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旧三军司令官邸是香港现存殖民地建筑之中最古老的建筑,百多年间,经过多次修葺甚至重建,于1984年,改建成为茶具文物馆。

香港筑迹第6集剧情介绍

  宗教建筑

  香港作为中西方文化汇聚之都,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文化亦得以传播。香港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保留了大量古典风貌和珍贵文物。

  正如位于屯门的佛教青山寺乃本港佛教发源地,创建于约五世纪,沿用至今,寺庙糅合了17个年代建筑风格。寺旁是有名的道观青云观,故寺内的装饰混合了佛教与道教的特色。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殿中供奉三尊金身佛像,建筑的屋脊上装饰有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陶塑。青山寺的“香海名山”牌楼是由第十七任港督金文泰爵士有感而题,亦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牌楼。建筑师林社铃还将带大家认识青山寺的独特风貌。

  鲁班先师是中国土木工匠的祖师,香港唯一供奉鲁班的鲁班先师庙建于1884年鲁班庙是建于平台上的两进式建筑物,瓦顶以山墙支撑,独具特色。且无论庙外,庙内,门墙和山墙上,都有精致的壁画。天主教圣神修院融合了中式建筑风格及西方天主教色彩装饰。修院建筑分别于三个不同年代兴建,各有特色又相得益彰。

  除了我们熟知的宗教场所,香港也存在印度锡克教的锡克庙等等宗教建筑。虽然不同宗教在香港都得以生存,但这些宗教建筑大多因年久失修而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为此,修复保育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专业人士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

香港筑迹第7集剧情介绍

  小学建筑

  位于跑马地区斜坡之上的宝觉小学,外形像一间中式庙宇,突破一般学校的建筑模式。校舍主要用石屎建成,设计上刻意保留传统寺庙的建筑特色,校园中到处可见中国古典装饰元素,如:门口的石狮子,仿造的红瓦顶等小学有一条拱桥可以通往它的办学团体 - 东莲觉苑作为宗教建筑,地处跑马地的东莲觉苑,远离繁嚣。。 ,正好为信徒提供一个宁静思考的地方。建筑师和宝觉小学工作人员将细数这里的与众不同和历史变迁。

  坐落于窝打老道的玛利诺修院学校是一间天主教小学,棕红色外墙洋溢校园气氛,犹如修女帽的尖形拱门突显它与修院之间的联系,独特的建筑风格更令它成为九龙塘的地标之一。校园内的麻石阶梯,塔楼等也都极具特色,斜折线形的屋顶又有什么独特的用处?校友罗庆妤,李丽娟,何傲芝将重游故地,分享当初校园生活的点滴。

  位于弥敦道的前九龙英童学校,是本港现存最古老的英童学校。1991年被定为香港法定古迹,现已成为古物古迹办事处办公室。

香港筑迹第8集剧情介绍

  警署

  香港的建筑风格,因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而自成一家,代表权威与正义的警署建筑中,亦能找到时代变迁的痕迹。

  旧中区警署与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组成了象征法律及纪律的历史建筑群。旧中区警署内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是1864年兴建的大楼,由花岗石制成的楼梯和地板见证了历史变化,而与之毗邻的域多利监狱于1841年落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建筑受轰炸而损毁,经修复后,再作监狱之用。

  油麻地警署于1893年设立,原位于上海街及众坊街交界,当时的上海街亦因此被称为“差馆街”,现时的油麻地警署已搬到广东道及众坊街交界。建筑物呈V型,采用华丽的爱德华风格,突显警队的威严。

  而兴建于1899年的旧屏山警署,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也是新界现存最古老的警署建筑物。它建于小山丘上,后来更加建瞭望台,方便监察和防卫,现已成为当地的文物馆。

喜欢看“香港筑迹剧情”的人也喜欢:
影视资讯
最新剧情排行榜
即将播出电视剧剧情
最新电视剧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