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集第3-4集第5-6集第7-8集第9-10集第11-12集第13-14集第15-16集第17-18集第19-20集第21-22集第23-24集第25-26集第27-28集第29-30集第31-32集第33-34集第35集第36-37集第38-39集第40集第41-42集第43-44集第45集第46-47集第48-49集大结局
玉环进宫教习 惠妃怒罚儿媳
高力士亲来寿王府,以充足的理由传诏寿王妃,请她屈尊至皇宫梨园,向新来的宫伶教授舞蹈。寿王震惊,杨玉环却欣喜异常。询之由头,自然是曾经见过玉环的“李大人”冒昧推荐。在玉环心中,“李大人”自是“李三郎”。
唐明皇却正在高力士伺候下扮装,他得扮成“李大人”啊!一个皇帝,这种鬼鬼祟祟仿佛如“特工”一般的行径,主仆自己都觉得可笑。是的,天下女人,皇帝哪一个不能临幸,偏偏看上的这一个,竟是自己的儿媳!
寿王亲自送杨玉环入宫,谢阿蛮自然陪侍而往。到达皇宫梨园,寿王却被拦阻在梨园外。
梨园内,玉环对音乐的理解竟使juqingba.cn唐明皇惊叹。在梨园初见玉环,自然只谈音乐,并互相授受,极为愉快。唐明皇带着玉环和阿蛮私下在园林中漫步,走到梨园舞伎居住之初,玉环想起自己母亲曾居住在此,甚为感慨。
尽管高力士万般隐瞒,封了园子,但是梅妃和侍婢春儿仍然发现了端倪。他们看见唐明皇在园子里相会的竟然是自己的儿媳!梅妃惊骇之间,写下了藏头诗,藏头诗也是露头诗,写出了四个字“李杨乱伦”!
而此时的武惠妃进宫见驾,却听说唐明皇下旨封了园子,她的怀疑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她气愤地说“这个园子不干净!”
此时李隆基邀玉环在寿山亭上合奏了一曲,琴笛和谐,知音甚洽。
玉环一回寿王府,惠妃就开始审她,言语中侮辱玉环进梨园见的人是皇上,斥责玉环心里惦记的是勾引皇上,顶替她的位置!毫不知情的玉环无法忍受武惠妃的污蔑,称自己不服,武惠妃大怒,让玉环顶盆受罚!
“李杨乱伦”盛传 唐皇赐帽寿王
高力士提心吊胆,掂量后果:一旦秘密曝光,不是丑闻也会成为丑闻。于是劝唐明皇不要再做出这种突然带玉环逛园子的张扬事情,因为纸包不住火,此事一旦暴露,被外人看见,朝野势必哗然。
玉环受罚直到晚上,李林甫来到寿王府,看见此般光景,立即制止武惠妃,他劝说武惠妃忍下这口气,不如将计就计。
李林甫劝武惠妃,既然唐明皇已经喜欢上了玉环,不如顺势将玉环“送给”皇上,用自己的儿媳换得寿王爷一个储君的地位!武惠妃深思熟虑,终认为储君的地位更比这个儿媳重要,她结束了对玉环的处罚,只说自己是误信了谗言。
第二日,玉环依然至梨园教习,心中却是翻江倒海,见到李三郎,她急忙询问他是否就是当今圣上,唐明皇眼见自己的谎言就要揭穿,却听到不远处高力士大喊着“陛下,您慢点走!”原来高力士一直暗中跟着两人,看见唐明皇陷入两难之地,急中生智想出了此法。杨玉环深信不疑,对于自己对李三郎的怀疑感到十分愧疚。
午膳时分,寿王依旧在梨园外用膳,却在膳食中发现藏头诗 “李杨乱伦”,这正是梅妃所写。李清大怒,奔向梨园,欲带走寿王妃,此事高力士至,传旨称唐明皇召见寿王。
唐明皇为安抚寿王,对他嘘寒问暖,并随手将身上所佩之玉赐予儿子,为儿子改名李瑁。寿王既不知其意,也似乎并不领情,将藏头诗扔下,转身就回了寿王府。
玉环进梨园教习之事刚刚开始,宫中便有人作祟,唐明皇十分恼怒,命高力士彻查。但高力士以为不能查——那叫“欲盖弥彰”,唐明皇长叹一声,命高力士亲赴寿王妃宣旨“为李清改名李瑁”。
高力士亲赴寿王府宣旨寿王改名。武惠妃询何意,高力士以“好意”告之。
第1-2集第3-4集第5-6集第7-8集第9-10集第11-12集第13-14集第15-16集第17-18集第19-20集第21-22集第23-24集第25-26集第27-28集第29-30集第31-32集第33-34集第35集第36-37集第38-39集第40集第41-42集第43-44集第45集第46-47集第48-49集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