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西家乡,邓子恢(刘之冰饰)发现了合作化运动积极性很高但存在冒进,有损农民利益的问题,邓子恢开会提出合作自愿,不能强迫的观点。邓子恢跟毛泽东写了第七次的书面考察报告,表明不放弃互助组。农工部的报告也指出合作社当前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同意了邓子恢包耕包产责任制,开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的意见。互助政策在农村受到欢迎。林伯渠和媳妇决定把苏生和秉苏两个孩子对换过来,邓子恢同意了。对于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邓子恢决定上报,并召集大家听取意见。
邓子恢(刘之冰饰)在农村合作社的问题上与有的同志发生了分歧,有人意图利用党报媒体攻击邓子恢,党报领导在交代任务的时候也说明了要夸大事实写,但是素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党报主任在向素琴妥协后对成稿进行了删改。看到了删改后的报道后,张楠非常气愤,对素琴进行了指责。邓子恢召开会议,分析讨论农村合作社的问题,会上大家都表示了对眼前工作状况的担忧。邓子恢把这种情况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在听取汇报后肯定了邓子恢的意见,并就农村合作社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指示,邓子恢表示有决心把事情办好。经过邓子恢的努力,农村的紧张形势得以缓和下来。毛泽东去南方巡视一遍看到庄稼长势喜人又作出了新的指示,这次邓子恢第一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形势又出现了变化。
根据主席的书面批示传达,罢免了中央农村工作部对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指导权和决策权。小李向邓子恢(刘之冰饰)表示压力大,准备离开,不料遭到邓老的批评教育。邓老终于与全地合家团圆,可是全地却执意要离开。邓老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深刻检讨。
素琴接受了任务,需要写一篇农民包公包产的文章,张楠却说素琴不符合实际,素琴去找邓部长遇见了张楠,两个人又拌起嘴来,素琴要求去农村去调查实际,一定要去找一条符合农民的生产方式。
邓子恢(刘之冰饰)风尘仆仆下到几个省考察。一方面是上级下令改正责任田,一方面是干部群众纷纷要求,邓子恢在两难选择中,他做出支持责任田和包产到户的决定。记者李素琴根据调查写出了支持包产到户的文章,部主任王雪萍过以过“左”的言行反对。农村工作部被撤销,邓子恢揽下一切责任,极力保护相关同志。毛泽东认为究竟是单干好还是集体好,要由历史作结论,对邓子恢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