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1分集介绍5-6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地剧情介绍 >

公元1921分集介绍 第五集

  杨母来到杨开慧房间,见书桌上放着一首刚刚写完的诗——正是毛泽东在北海所做,问杨开慧是谁写的,杨开慧抢过诗稿,谎称是从一本诗集中看来的,杨母笑道,我也看过那本诗集,怎么不记得有这首诗。

  一日,毛泽东进书房,见杨开慧正在房内,杨开慧道,你踩着我的画了,毛泽东低头,看见自己的脚正踩在地上的一幅墨荷上,墨荷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刚画的,上面印着自己一个清晰地鞋印,毛泽东赶忙道歉,杨开慧却不生气,只说是自己不小心才掉的,跟他没关系。

  杨开慧房间,杨开慧用尺子量画上的鞋印。

  杨开慧给杨昌济买了一双鞋,说是父亲的皮鞋太旧了,应该换一双新的,杨昌济一边说女儿乱花钱,一边高兴地试鞋,却发现鞋整整大了两码。

  杨昌济让杨开慧去退,杨开慧说因为是清仓货,人家不给退,正为难间,杨母提醒,这个号可能润之穿合适。

  毛泽东有了新的皮鞋,却仍穿着破布鞋去了北大,让杨开慧颇为懊恼。

  杨开慧和母亲抱怨,说毛泽东是标新立异,浪费物力,杨母会意。

  毛泽东进了北大图书馆,成了李大钊的助理,每天在红楼公元1921分集介绍 第二阅览室管理报刊,他的办公室与李大钊相邻,每个月有8元钱收入。

  一些学生看到毛泽东露着脚趾头的鞋,窃笑不已,毛泽东却不以为然。

  毛泽东晚上回到杨宅,依然帮助杨昌济查找资料到深夜,杨昌济怕他太累了,不要再做,毛泽东却道:先生的著作付梓在即,怎么能停下来呢!让杨昌济很是感动。

  杨母进来,让毛泽东把鞋脱了扔掉,毛泽东很是尴尬,杨昌济见毛泽东还穿着破布鞋,笑道,要不是霞姑买错了鞋,你哪有福气穿这么好的皮鞋,还不快换了!毛泽东心里一动。

  段祺瑞亲自去找徐世昌,希望徐世昌能够在当中牵线搭桥,徐世昌难得在段祺瑞的面前占据了上风,态度倨傲。段祺瑞几次想对徐世昌发火,但是都忍耐了下来。徐世昌暗示段祺瑞,他和段祺瑞同气连枝,一定会帮段祺瑞。只是此事倘若败露,自己不承担责任

  徐世昌给日本外相发电报。转达了向日本借款的意向。日本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徐世昌回复,此事他不便作出决定,一切由公使全权负责。

  在北大,毛泽东一有余暇,便去各个教室听课,他对哲学与新闻学十分感兴趣,想参加这两个学会,但他不是学校的正式学生,无法参加,毛泽东不想麻烦李大钊,决定自己去找负责此事的胡适。

  胡适的课堂上,毛泽东站起来向胡适提问,胡适有些惊讶,问毛泽东是哪个班的学生,毛泽东说自己是图书馆的管理员,众人都笑了起来,胡适点点头,让毛泽东坐下,告诉他,这个问题不宜在课堂上讨论。

  学校内,“平民教育讲演团”正在招收会员,张国焘发表演说,呼吁大家走上街头,向民众宣传爱国主义,毛泽东听的十分心动,当场表示想参加这个讲演团,围观的学生说毛泽东不是北大的学生,不能参加这个团体,毛泽东反驳道,既然讲演团的宗旨是为了“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又何必非要北大的学生才能参加,讲演团总干事邓中夏认为可以让毛泽东试一试,张国焘同意。

  毛泽东在图书馆,心情十分沮丧,两个胡适的学生来借报刊,挖苦了毛泽东几句,毛泽东忍住气,不去和二人争论。

  图书馆内,一个人拿着一本书走了过来,正是胡适,胡适向毛泽东道歉,说课间毛泽东提问的问题,自己一时想不起来,无法回答,所以特意来图书馆查书,他把书交给毛泽东:这本书上,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毛泽东被胡适的谦谦风度所折服,并向胡适提出自己想加入哲学会和新闻学会的要求,胡适欣然同意。

  月底到了,毛泽东领到了薪水,想到外面买个礼物送给杨昌济先生,出了校门,只见外面有卖菊花的,不知道为什么,毛泽东突然想起杨开慧曾说“菊花最难画”的话。

  毛泽东搬着一大盆菊花回到杨宅,送与杨昌济,杨昌济看着满头大汗的毛泽东,苦笑不得,杨开慧却心有所动。

  北京街头,“平民教育讲演团”在活动,围观的兴趣对讲演团的兴致不大,观者寥寥,毛泽东灵机一动,找了面铜锣敲了起来,边敲边说了一段顺口溜,引得行人兴趣大增,纷纷过来围观。

  毛泽东见众人围拢过来,开始发表演讲,演讲生动活泼,引得众人一阵掌声。

  正巧杨开慧路过,挤到人群之中,注目观看,听得津津有味。

  人群之中,还有一位先生,也在默默注视毛泽东,正是陈独秀先生。

  演讲结束,邓中夏向毛泽东伸出手:恭喜你成为平民教育讲演团的会员。

  杨昌济的书稿完成,十分高兴,特意制备了酒菜庆祝,毛泽东向杨昌济提出,他要搬离杨宅,和同学们去住,杨昌济挽留不住,只好同意。

  饭后,杨昌济让杨开慧去送送毛泽东,毛泽东本想谢辞,却见杨开慧二话没说答应下来。

  二人走在路上,默默无语,老陈远远跟在后面,直到到了驻地的时候,毛泽东和杨开慧告别,杨开慧转身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道:菊花很好看。

  新闻学会上,邵飘萍风度翩翩地走了进来,毛泽东看后一愣,这不是那天在八大胡同见到的那个人吗!

  邵飘萍讲授报刊业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毛泽东非常赞同,心中有了办报的想法,向邵飘萍详细询问办报的经验,邵飘萍告诉毛泽东,你要想学经验,很简单,到街上去,问卖报的报童,什么样的报纸最好卖。

  毛泽东想参加一些实践,邵飘萍让毛泽东写一篇评论给他。

  毛泽东的文章引起了邵飘萍的注意,邵飘萍特意邀请毛泽东为《京报》的特约记者。

  杨母做了吃的,让杨开慧给毛泽东等人送来,杨开慧到了他们住的地方,见所有人都在院子里洗衣服。

  晚上,毛泽东从学校回来,见杨开慧卷着袖子,在和众人一起洗衣服。

  毛泽东送杨开慧回家,杨开慧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出国,毛泽东说,要去国外寻找救中国的真理。

  毛泽东送完杨开慧回来,见罗章龙等人正在发愁,原来他一不小心,将一件很名贵的长袍撕了一道口子。

  学校,毛泽东硬着头皮拿着洗坏的袍子来找校工,承认了错误,并说自己会赔,校工很生气,说你知道这衣服多少钱吗?赔得起吗你?

公元1921分集介绍 第六集

  毛泽东跟着校工,亲自来给衣服的主人道歉,没想到主人看了看衣服,笑了起来,说你真是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本来我就不喜欢这件衣服,丢了又觉得可惜,现在坏了,我内心再也不用挣扎了!毛泽东十分感动,问先生的姓名,这时,李大钊走了进来,笑道,他就是你常说一定要见一见的陈独秀先生。

  毛泽东大喜,陈独秀招呼毛泽东坐下,说我早就是你的fans了,毛泽东不解,陈独秀把毛泽东当日演讲的话说了几句,毛泽东有些不好意思,连说,学生是班门弄斧,班门弄斧!

  陈独秀很欣赏毛泽东的锐气,介绍他读一读有关苏俄革命的书,几个人相谈甚欢,最后陈独秀提议,让毛泽东成为《晨报》的特约记者。

  章宗祥启程前往日本,曹汝霖、陆宗舆前来送行,章宗祥对此行表示担心,曹汝霖安慰章宗祥,这件事是通过大总统和段督办首肯的,你只需放胆去谈。

  日本,后藤外相的府邸,章宗祥和后藤商谈借款的事,后藤提出,要讲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章宗祥很是为难。

  晚上,后藤邀章宗祥参加晚宴,被章宗祥拒绝。

  曹汝霖接到章宗祥的电报,来找徐世昌商议,徐世昌认为,本来山东权益已经给了德国,现在德国战败,交给日本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徐世昌自己并不表态,让曹汝霖去征询段祺瑞的意见。

  曹汝霖又来到段府,段祺瑞正在为各处督军催要军饷烦恼,听曹汝霖一说,知道徐世昌是在推卸责任,他让曹汝霖告诉章宗祥,尽管大胆签字,有什么事他兜着。

  曹汝霖将密约文稿交给秘书,让他即刻发给章宗祥,不料却被交通次长叶恭绰看到。

  日本,章宗祥在借款协议上胆战心惊地签了字。

  茶楼上,叶恭绰将密约的电文交给邵飘萍,邵飘萍拍案而起,如此密约,不是卖国吗?

  段祺瑞得知密约内容泄露,吩咐人去警告邵飘萍。

  钱能训找邵飘萍商谈,邵飘萍不予理睬。

  京城八家报馆,同时报导了北洋政府已经与日本达成了秘密协定的消息。只是密约的内容没有涉及。京城哗然,猜测纷纷。

  毛泽东在与萧子升、罗章龙等在驻地做面食,不得其法,正巧杨开慧来了,手里拿着报纸,告诉他们曹汝霖的卖国之事,众人都是义愤填膺。

  北大图书馆,有人来找毛泽东,毛泽东出来一见,只见外面站着的是向警予和杨开慧。

  原来向警予也想去法国留学,她来到北京杨家,跟杨昌济和杨母见了面,就和杨开慧来找毛泽东了。

  向警予想去河北找蔡和森,毛泽东正好也想去透透气,于是和向警予一起前往保定。

  向警予在保定留法预备学校找到了蔡和森,她兴致勃勃地跟蔡和森谈起自己的情况,蔡和森此前连续忙碌,已经两天没有合眼,这时候居然坐在向警予对面睡着了。向警予大受打击,生气离去,毛泽东推醒了蔡和森,蔡和森急忙追了出去,要跟向警予解释,向警予不听解释,把千辛万苦带来的腊肉扔给蔡和森,独自回了北京。蔡和森愣愣地挠头:大家是好朋友,不至于吧?毛泽东生气敲他头:你是个木头脑壳哟!

  蔡和森似乎明白过来,喃喃说:可是我是立誓不结婚的。

  毛泽东说:立誓的时候,你还不认识向警予嘛。

  毛泽东从保定回来,一个伙计找到毛泽东,让毛泽东火速到陈炳坤家里去一趟。

  毛泽东来到陈炳坤家,陈炳坤告诉毛泽东,他从一些乡绅手里筹集了一笔款子,虽然不多,但是却可以安排一批人出去了。

  毛泽东十分高兴,召集新民学会的会员开会,讨论谁先首批出去的事,蔡和森表示,自己不愿首批出去,萧子升也持同样的意见,毛泽东劝萧子升出去,在法国打前站,况且,华法教育会也需要你去!

  罗章龙也想去法国,毛泽东认为他已经考取了北大预科,应该留在北大,罗章龙同意了。

  此时的毛泽东,对于是否要去留学的事产生了动摇,他向胡适请教,胡适告诉他,出国留学固然重要,但是留在中国,了解中国也同样重要。

  毛泽东与萧子升、蔡和森等人去天津大沽口观海,公元1921分集介绍 第一次看到大海,让毛泽东心潮澎湃,但是看到大沽口炮台,列强的耀武扬威,让几个年轻人心情沉重。

  毛泽东辞别了杨昌济,送萧子升等人去上海登船,正在这时,毛泽东收到了二弟毛泽民的来信:母亲病重。

  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报纸舆论大造声势,认为中国必然能在巴黎和会上一扫前几年之颓势。街头,茶馆,酒肆,百姓对参加巴黎和会,充满期待。

喜欢看“剧情”的人也喜欢:
电视剧相关资讯
最新剧情排行榜
即将播出电视剧剧情
最新电视剧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