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五贞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赵五贞出嫁之前,跟父母兄嫂告别,将一把剪刀藏在绑腿之中。
在送亲的队伍中,轿夫发现,从轿子里流出一滴滴的鲜血。
送亲的轿子行至中孚南货店门首,轿夫忽见轿内鲜血淋漓,知道发生意外,都惊呆了,此时距吴家已不远,急忙前进。吴家听轿夫报告,忙命媒人先在门外掀轿帘查看。但见赵五贞仰面而卧,喉管割痕寸余,血如泉涌。由轿内发见剃刀一柄,左脚绑腿已经解散,奄奄一息,不能说话。当时吴母在旁,五贞将两手所带订金戒指取下交给她。父亲赶来含泪道:“接你回去,永不嫁人。”
女士的自杀震动了湖南,一时间,街头巷尾皆是谈论此案者。
陶斯瑜终于想起,这个赵女士,就是来找过毛泽东的赵五贞。
毛泽东痛切之际,急急奔至赵女士灵堂,向素未谋面的赵女士拜祭,他是在拜祭一条逝去的生命,并为自己未能阻止惨案的发生而感到深深地自责。
毛泽东拜祭完毕,转身离去,灵堂上赵氏的家属均感愕然。
毛泽东在大公报接连发表九篇文章,痛斥封建思想杀人之弊。
向警予父亲来到蔡家,希望向警予回家完婚。
此时,赵五贞一案,检查厅得出判决:赵女士由两家商葬了事,而检察官硬于棺木上贴一“吴赵氏”的封条。
吴赵两家出殡的队伍抬着赵五贞的棺材来到坟地,正要下葬的时候,毛泽东等人赶来,毛泽东当场将“吴赵氏”的封条撕掉。
向父,向母看到此处,不再逼迫向警予,离开了长沙。
毛泽东找到杨开慧,有话想对杨开慧说,但是几次欲言又止。杨开慧知道毛泽东的心思。主动提出她不日就会回家。一来免得爹娘担心,二来也拖累毛泽东的工作。
杨开慧留下字条,悄然离开长沙。
毛泽东看到字条,急忙赶到车站,欲送杨开慧,晚到一步,汽笛拉响,载着杨开慧的火车已经北去!
靳云鹏被任命为总理,徐树铮大有挫败感,此时,内蒙古取消独立的会议在库伦召开,要求徐树铮去库伦做协调大使,徐树铮感到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欣然而往。
徐树铮在临走之前,不忘指示安福系,把由他拟定的内阁名单交给靳云鹏,名单中,徐树铮提出了 “三长一秘”的要求。
靳云鹏看了徐树铮提供的名单,知道徐树铮是要架空自己。
靳云鹏向徐世昌问计,徐世昌暗示靳云鹏:要想挫败安福系,只有依靠各省督军的力量。
靳云鹏茅塞顿开,首先向儿女亲家张作霖和拜把子兄弟曹锟求援,在得到二人的支持后,各省督军也都随声附和。
靳云鹏在安福国会拿出的名单,跟徐树铮大大不同。安福国会哗然,克西克图忍不住在国会大骂靳云鹏。
安福系稳住阵脚,派人去拉拢靳云鹏,却被靳云鹏拒绝。
徐树铮调节内蒙古取消独立成功,回到北京,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欢迎会上,徐树铮自恃功高,痛骂靳云鹏,挑动段祺瑞向靳云鹏施压。
段祺瑞痛斥靳云鹏,靳云鹏只得妥协,最后,内阁名单公布,财政总长的位子被安福系获得,而反对徐树铮的人都被排除在名单之外。
福州,发生了日本暴徒持械殴打学生的事件。
“福州惨案”的消息传到了长沙,顿时引起各界的愤怒。毛泽东组织学联进行公元1921分集介绍 第二波查抄日货的行动。
毛泽东通过火车站的人士,知道有一批日货到达长沙。毛泽东等人到火车站查抄日货,被军警阻拦。
毛泽东跟踪日货的去向,跟着这些“日货”进了一所黑漆漆的屋子,屋子里面烟雾缭绕,原来这是一个大烟馆。毛泽东吃惊地发现这批货不但是“日货”,其中还夹带了不少鸦片。
毛泽东偷偷潜入大烟馆,准备烧毁鸦片,但是遇险。刘一水的儿子突然出现,帮助毛泽东。这家鸦片馆就是他平时常去的鸦片馆,他非常清楚鸦片烟存放的地点。
两人将张敬尧的鸦片一所烟馆烧毁。
教育厅坪,国货维持会把查抄来的鸦片和日货准备焚毁,张敬汤赶到,用刺刀顶住学生和老师的胸口,逼迫来焚毁鸦片和日货的老师和学生返回学校。
一家烟馆被烧的消息传到了张敬尧的耳朵里,张敬尧下令关闭长沙的所有学校,缉捕毛泽东,彭璜。
何叔衡住处,学联紧急召开临时会议,决定组成驱张代表团,分赴北京、天津、武汉、上海等地宣传“驱张”运动。
毛泽东在临走前,准备回到修业小学跟校长,老师刘一水告别,但是修业小学已经被张敬汤带兵包围,学校被封锁,学校的老师在操场上站成一排,张敬尧挨个盘问毛泽东的下落。操场上一片安静。
张敬汤查明刘一水跟毛泽东的关系不错,来到刘一水的面前,用马鞭指着刘一水的胸膛,让刘一水说出毛泽东的下落。
刘一水没有任何表情,不说话。张敬汤拔出枪,朝刘一水开枪,但他不想一枪打死刘一水,他要慢慢地折磨刘一水,逼刘一水说出毛泽东的下落。刘一水还是没有表情,也没有说话。
平时老实的刘一水被张敬汤如此折磨,老师们爆发,发疯一般地冲向张敬汤,张敬尧朝天鸣枪,控制局面,张敬汤还是残忍地杀了刘一水。
毛泽东眼看刘一水为了保护自己死去,心如刀割。
长沙火车站,毛泽东率领代表团,巧妙地摆脱了张敬尧军警的追捕,离开长沙。
毛泽东来到了上海,送别蔡和森,向警予,葛健豪等人,毛泽东对蔡和森等人及其关心,亲自上船,查看客舱的情况。
码头上,毛泽东与蔡和森依依惜别,希望蔡和森到法国能找到改造中国和世界的一条新路。毛泽东同时向蔡和森表达了一定驱张成功的决心。
彩带飘落,货船离港!
冯国璋去世的消息传到北京,震动了北洋的高层。
就在当日,毛泽东率领驱张代表团来到北京,还未安顿径直来到了靳云鹏总理府递交驱张请愿书。季节已近深秋,毛泽东不顾天气寒冷,在寒风中矗立,不见靳云鹏绝不回去!
军警也被毛泽东的决心打动,告诉毛泽东今天是见不到靳云鹏的。所有政府大员都不在北京,上面出了大事。
河南,冯国璋老家,各路督军大员齐聚于此,悼念冯国璋,段祺瑞抚棺痛哭失声。
徐世昌宣读冯国璋的遗言:希望北洋团体同舟共济,实现国家和平统一!
徐世昌和段祺瑞二人单独会谈,谈及北洋往事,都唏嘘不已。徐世昌提及北洋团结和平统一。段祺瑞认为现在的局势不是远不是和平之期,战争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