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也敢称将军?聊聊唐朝统军太监那些事儿(3)

当前位置:首页 > 影视动态 >
剧情吧 时间: 2019-07-18 16:09:00

  鱼朝恩实际上也是当初跟着唐肃宗的亲信太监之一,安史之乱时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负责监领相州之战九位节度使统率的数十万唐军,地位已经非常显赫。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有人传言,洛中将士(即洛阳叛军)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结果邙山之战,唐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

  当时陕州驻有节度使所辖之军和神策军。

  所谓神策军是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在甘肃临洮设立的一支边防军。安史之乱爆发后,边地唐军奉命内调,神策军主力1000余人在卫伯玉率领下参与平叛,后驻扎在陕州。

  其后卫伯玉和陕州节度使郭英乂先后入朝,鱼朝恩遂改编陕州军入神策军,使得其兵力规模达到数万人之多,而自己统领这支军队。

  神策军入朝担任禁军后,深感没有得力中央军的唐代宗对其非常重视,将平卢镇邢君牙部、阳惠元部,安史降将尚可孤部,朔方镇郝廷玉部、侯仲庄部等先后编入其军中,使得神策军实力大增。

  至于神策军的统领鱼朝恩则兼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进封郑国公,是为唐代宗时期的又一大权宦。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唐代宗时尽管宦官权力极大,但却没到威胁皇权的地步,只要皇帝想除掉哪个宦官,基本都能做到。

  帮助皇帝除掉李辅国和鱼朝恩的关键人物就是元载

  到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鱼朝恩也被皇帝杀掉了。自李辅国至鱼朝恩,为期不过短短八年而已。

  至于那支已经成长为禁军兼中央军的神策军,此后皆以本军将领提拔上来的兵马使统率之,但为时不长。

  三:终酿大祸

  唐代宗去世后,其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德宗继位之初,既压制宦官实力,也立意削除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应该说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是方法出问题就不好办了。

  建中二年(781年),由于在削藩中处置方式不当,引发了大规模的藩镇叛乱,神策军主力东调平叛。

  为了弥补神策军兵力的不足,建中四年(783年),朝廷再调泾原军(一部为当年的安西、北庭内调部队)5000人到河南战场参战。这批军队到长安时不仅没有得到厚赏,反而连饭都吃不饱,于是发起兵变,占领了长安城。

  叛军兵变后,禁军一部也随即倒戈,拥立当时在长安的太尉朱泚为帝,叛军还发兵围攻已经逃出长安的唐德宗(禁军离散,仅有宦官相随)。

  唐德宗急召正在于藩镇军交战的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来救,叛军随后被击败,唐德宗得以复还长安。

  经过兵变刺激的唐德宗性情大变,对外,不再追求对各地节度使的强力削藩,反倒纵容其不断膨胀;而对内,则不敢信任统军大将,即便是神策军名将李晟最终都因皇帝的猜忌而不再统军,兵权再度落到了宦官们头上。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命宦官分领神策军,为左、右厢都知兵马使;贞元二年(786年),改神策左、右厢为左右神策军;贞元十二年(796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而唐德宗时的神策军,又兼并了京畿诸镇兵和西境边军,安西、北庭校吏及其子孙4000人也并入神策军(宰相李泌提的建议,即《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同时又新募一批兵员,使得神策军总兵力扩充到了15万人。

  这支15万人的大军有着优厚的待遇,担负着内压藩镇,外制吐蕃的任务,因其强悍的战斗力支撑着唐朝后期一百多年的延续。但是自德宗起,神策军由宦官统领成为惯例,这就埋下了唐晚期宦官政治的种子。

  在德宗之前,即便有宦官统军的情况出现,但多为暂时性的,禁军将领和士兵与统军宦官未必就有极强的依附关系。但宦官统率神策军成为定制,而这支军队又是唐朝中央能直接掌握的唯一军团的话,问题就来了。

  由于军权在手,宦官势力直接影响到朝局,甚至于是皇位的更迭。自德宗后,太子想顺利继位往往都要博得统军宦官的支持,而宦官有所选择的话,则会对其他皇子,乃至于当朝皇帝下手。

  宦官权势依赖于皇权不假,但是它却未必依赖于唯一的皇帝,如果可以的话,这个皇帝也是可以被换掉的。

  唐德宗去世后,顺宗继位,其身体不好,在位仅186天,便被掌控兵权的宦官俱文珍威逼退位(不久即死去,有说法是被杀死的),由其拥立的太子李纯为新帝,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继位后不久即将前朝的革新派全部流放,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由于宦官有拥立之功,宪宗对宦官的信任是空前的,甚至以宦官主枢密,使其掌握军政大权。不过宪宗本人能力较强,在位期间,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景象。

  但宪宗晚年昏庸,偏爱长生药,经常诛杀左右宦官。宦官集团开始在新皇身上下注,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被宦官王守澄,陈弘志所刺杀,后伪称皇上“误服丹石,毒发暴崩”,并假传遗诏,命李恒继位,是为唐穆宗。

  此时,掌握军政大权的宦官集团已经有了对皇帝的生杀大权,唐宪宗依靠宦官上位,却也死于宦官之手。而唐穆宗之后,皇帝愈加昏庸,宦官权势逾大;穆宗病死后,继任的敬宗也被宦官杀死。

  敬宗死后,宦官拥立其弟李昂为帝,是为文宗。文宗虽为宦官所立,但却想跟朝臣联合铲除宦官势力。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发生,文臣依赖少量禁军诛宦官不成,后宦官仇士良发神策军血洗诸朝臣。

  唐文宗此后沦为彻底的傀儡,曾有言“赧(周赧王)、献(汉献帝)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不久,年仅31岁的文宗郁郁而终。

  甘露之变后,唐朝宦祸已然不可收拾。一直到了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节度使朱温大杀宦官后才彻底消除。

  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油尽灯枯,四年之后这个中国历史上曾创造过无比辉煌的朝代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本文系剧情吧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许可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相关剧情介绍
喜欢看“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的人也喜欢:
长安十二时辰电视剧相关看点
影视资讯
最新剧情排行榜
即将播出电视剧剧情
最新电视剧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