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张国焘、刘仁静、罗章龙等人第一批加入,黄凌霜等5名无政府主义者也加入。由于党的活动经费非常紧张,李大钊从自己每月的160元工资中拿出80元用作党费。赵纫兰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她省吃俭用,默默以行动支持丈夫的事业,从不声张。蔡元培校长听说了这件事,他通知财务室,每月必须扣出必要的生活费,直接送到赵纫兰手中。由于政府拖欠教职员的薪水,而且经常无故停发,教师们的生活都很困难,校方几次交涉未果。李大钊发起组织索薪斗争,被推选为北京高校教职员代表,到新华门请愿,遭到军警毒打受伤。李大钊受伤住院治疗,安排张国焘、刘仁静代表北京支部参加党的“一大”,并将家里仅剩的五块大洋交给张国焘路上用。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军失败而宣告结束,黎元洪取代徐世昌担任总统,组成了直系御用内阁。军阀首领吴佩孚发表召开国民大会的通电,使关心时局的知识分子大为兴奋。李大钊亲赴保定,与吴佩孚进行了会谈,说服吴接受“保护劳工”的主张。为了推动工人运动开展,李大钊又利用军阀之间的派系斗争,建议在铁路上设立交通密查员,以监视和检举舞弊行为。这些同志名义上是执行交通部指示,实际上从事工人运动的联络、组织工作,为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共一大被选为总书记的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相处不睦。马林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想促成国共合作,但陈独秀无法接受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做法,而且还要打手模、宣誓效忠孙中山。中共中央决定在西湖召开会议讨论国共合作事宜,马林知道持坚决反对态度的陈独秀、张国焘和蔡和森,是不可能被自己说服的,惟一能改变局势的人,只有李大钊,马林知道李大钊在中共领导人之中的份量,所以,他首先赶到北京,向李大钊求助。李大钊告诉马林,世界上任何成功的经验,都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同志,都是服从真理的。